项目

一年8760小时,我都是怎么过的?(上)

作为一个拖延症患者,我已经不再纠结了。

 

这句话信息量好像有点大,还是分开细说吧。

 

 我有拖延症 

 

首先,我是一个拖延症患者。为了说明病症的严重性,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背景:

 

我的职业是建筑设计师。建筑设计在建造工程中通常是牵头专业。除了设计和制图工作外,其他如结构、暖通、园林、环评、给排水、消防等各种专业都需要我们来协调;报审过程中的市政府、监察员、水电交通公司等各种权威机构需要我们来协调;还有最重要的客户,开发商,建造商需要协调。

 

我的事务所是一个8人的小团队,我每年要带领小伙伴们处理几十个大小不一的项目,每个项目或多或少都要处理上述各种内外关系。因此说工作上千头万绪并不夸张。

 

与此同时,我碰巧还是一个热爱泡工地的设计师。工作中有大量时间是在工地上度过的。经常早上7点就在工地上,轮着榔头与师傅们一起开始干活。而设计、沟通、管理等工作,则往往放到了下午和晚上。

 

在生活中,与每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一样,家庭、住房、孩子教育、老人,各种事情一样都少不了。

 

因此我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。的确,我每天也完成了相当多的事情——多到了什么程度?多到了让周围的人,甚至家人都不知道:我其实有严重的拖延症

 

他们不知道,我实际完成的工作,只是计划清单上的一小部分;他们不知道,有些极重要的事情,不到最后一刻,我甚至不愿意去想一下;他们也许知道,好多重要的事情,我甚至还没有开始做。但他们不知道,这些没有开始的重要事情,竟然有那么多……

 

这个问题让我很纠结了很长时间。直到有一天,我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:一样是每天处理很多事情,但其实完成的内容只是计划中的一小部分。一样的对效率低下心急如焚,却不采取任何措施。

 

看来拖延症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是个比较大众化的通病。那些完全没有拖延症的人,要么成了凤毛菱角的神人;要么,把自己逼死了。

 

考虑到我变成神人的几率无限趋近于零,而我把自己逼死的愿望也基本等于零。我还是安心接受拖延症,把它看成一个——姑且叫“终身疾病”吧。

 

于是,患有拖延症的我不再那么纠结了。

 

 试验 

 

尽管不再纠结了,对拖延症也不能完全听之任之,让它肆意发展。多少还是得尽力改善一下。因此,我用2020年一整年的时间,做了一个试验

 

我详细记录了我在这一年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花费的时间。是的,每一件事,从与客户开会到吃饭睡觉,甚至发愣瞎想,通通记下来。

 

我希望我能通过对时间的全面记录,从中发现一些问题,从时间分配上首先去寻找一些造成拖延症的原因,然后再看看有没有办法改善。

 

 软件 

 

我使用一个手机软件来进行记录。手机和我几乎形影不离,用手机来记录最合适。经过一番尝试,我找了一个足够简单、快速和稳定的软件。

 

本文的目的不是做软件推荐。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,可上网搜一下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。如果一个软件基本是按照这个原理设计的,那么你就可以测试一下其功能界面你是否喜欢、用着是否顺手。注意前面提到的“简单”、“快速”和“稳定”,如果这几方面都能做到,那么这个软件不会太差,用就是了。注意这时你找到的很可能是付费软件。这点钱是值得花的。

 

 类别设定 

 

然后,我就开始为所有事情设定类别。

 

我在工作中早已建立起一套计时系统,这套系统可以让我实时看到我自己,或任何一个小伙伴在某个项目中所花费的时间,并且做各种统计分析。

 

但是与工作计时系统不一样的是,这个实验所需要记录的,并不是一个个事件本身,而是这个事件所属的类别。我把我一天到晚要做的事情一共分了39个类别。比如:“休息/喝茶/吃饭”,这统一算一类;又如“电视/上网”归为一类,这里的上网,不是以工作或学习为目的的,而是单纯浏览一下新闻,翻翻微信这一类;有一些类别,如“老大”,是指我单独同大儿子一起待的时间。

 

可见,我所分出的39个类别,是相当个人化,不严谨的。但它能满足我的统计目的。

 

 记录原则 

 

类别分好,我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取舍。因为很多时候我其实同时在做两件事。比如,开车时听书。又比如,一边带孩子一边修洗衣机。

 

这时我采取的原则就是只记录必须做的那件事情。开车时,不管是在听书、还是在打一个重要的客户电话,都计入“交通”类别。在排队付账时顺便回了几封邮件,这个时间计入“家务/采购”,而不是“邮件/电话”。

 

这么取舍的原因是,我做这个统计的目的,是考察自己的时间分配,而不是如何提高单位时间的使用效率。

 

准备工作做好,剩下的就是执行了。由于之前已经养成了多年的计时习惯,现在基本没有适应期。需要做的只是在切换事情时点几下手机,或者在事后及时调整补记。比如晚上太累睡着了,第二天醒来就会及时调整一下。虽然不会太精确,但是误差不会太大。

 

一转眼,2020年就过去了。我竟然一天不拉,完整记录了一整年我所有的时间花费。现在整理一下这些记录,的确有一些很有趣的发现。

 

本文完,敬请关注《一年8760小时,我都是怎么过的?(下)》

 



Copyright: 郭抒 

Powered by SGA Design www.sgadesign.com.au

 

 

版权 © 2023 郭抒。保留所有权利。未经书面许可,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,分发,公开显示,修改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文的信息和材料。违反者将承担法律责任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*为必填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