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

我为什么使用徕卡相机

我和老婆相对而坐,中间的桌子上,放着一台相机。

 

老婆斜眼瞟了一眼相机。这相机很不起眼,全身都是黑色,方方大大,按钮很少,看不到任何的文字或标志。

 

“多少钱?”老婆警惕地问。

 

“五,五千。” 奇怪,我为什么有点结巴?

 

“什么——!”老婆睁大了眼睛,“五千澳币!那么贵!”

 

“呃,其实挺划算的,新机要一万多呢。”

 

“什么——!”老婆张大嘴巴,“这是个二手的?”

 

“啊,是啊。这个,这个机型非常好,加上转接环,家里的很多老镜头都可以用了。

 

“什么——!” 老婆的眼睛喷出火来,“这五千的二手货只是个机身,还不带镜头?”

 

“啊哈,那个,是啊。另外还需要跟你说一下:这台机器只能拍黑白照片,不能拍彩色的。”

 

“你,你……”老婆的眼神从愤怒变成了绝望,从绝望变成了怜悯,“你的脑子没有生锈吧!?”

 

……

 

哈,以上故事,关于老婆的部分,纯属虚构。事实上,如果没有老婆的支持,我怎么可能花那么多钱,去买一台只能拍黑白照片的二手相机呢?

 

究竟是什么相机让我如此笃定?这是一台专门拍摄黑白照片的徕卡相机。

 

提起徕卡,我们经常见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。

 

一种反应是开始津津乐道关于徕卡相机的种种神话。诸如某大师一辈子只用一台徕卡相机,拍出无数经典;诸如徕卡相机从飞机上掉到沙漠里,一年后找到了,里面的胶卷竟然还能用;诸如某战地记者身中两抢,结果被胸前的徕卡相机把子弹挡住,保住了性命;更奇妙的是子弹取出后,相机稍作处理,还能继续使用。器材玩家则开始如数家珍地谈论各支徕卡镜头的特点,谈论不同年代不同批次之间的细微差别,谈论所谓的徕卡味,德味,3D感……

 

另外一种反应则恰恰相反。他们对徕卡和用徕卡的人嗤之以鼻。认为徕卡不过是个营销的概念,他们觉得徕卡是不错,但是价格太离谱。他们随口就能举例,徕卡的某镜头和另一品牌的某镜头性能不相上下,价格却高出十倍。或者笑话徕卡在中画幅大画幅面前也不过如此。他们笑话徕卡的粉丝们掏出大把的银子,更多只是满足了心理的虚荣,他们认为所谓的“徕卡味”基本上等同于玄学。而徕卡更多是用来进行炫耀和社交的工具,顶多也就是个情怀……

 

虽然我不是器材发烧友,也不是专业摄影师。但我毕竟使用了十多年的徕卡镜头,现在又开始使用徕卡的旁轴数码相机。我多多少少还是对徕卡有一些了解。

 

我认为,上面的两种反应只是徕卡现象的一些极端表现,他们并没有真正揭示徕卡的价值。

 

徕卡的价值究竟是什么?是什么价值观在指导着这个其实不大的小公司,在一百年的时间中,创造出那么多的奇迹和神话?

 

我认为,徕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点:第一是极简,第二是极致

 

 极致 

 

“极致”很好理解。即便是徕卡的“反对者”们也同意,徕卡镜头是135画幅的王者。徕卡的传统M系列镜头和近年新起的S及SL系列镜头,从整体上说,绝对是远超任何一家同时代的竞争对手的。单款镜头的表现可能有高低,但是从整体素质上来说,徕卡做了第二,就没人敢做第一。

 

而这个头把交椅,主要是靠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换来的。

 

举个例子,在徕卡自己生产出打磨镜片的自动化机器之前,所有的镜片都是手工打磨的。严格的研磨和检验程序,使得打造制造一支镜头需要数月时间。如琢如磨,难怪中国玩家用“玉”来形容徕卡的镜头玻璃。

 

有一款徕卡的变焦镜头Vario-Elmarit-R F2.8/35-70,其性能超过了其焦距范围内的所有定焦镜头。也就是说,这款焦距在35至70的镜头,其素质超过或不低于35,50,60,70这些定焦镜头。这是全球几大光学实验室公认的。通常说来,情况则是完全相反的:变焦镜头的性能是完全达不到定焦镜头。

 

这个反常的存在是怎样创造出来的?

 

这首先当然归功于其镜头的优异的光学设计。其次就是它无与伦比的制造工艺和对品质的极端追求。据说,徕卡历史上一共生产了2000支这款镜头,但是在其严酷的质检下,只有200来支通过检验,进入市场。其余的全部被销毁。高额的制造成本和极低的成品率,甚至一度使徕卡濒临倒闭。

 

极高的性能和极少的数量,使得这款镜头在停产30年后的今天,仍然要卖到一只1.5万到2万美元。购买它的除了收藏者外,还有相当一些人用它来拍电影。用135镜头来拍电影,这足以说明其品质的优异。

 

 极简 

 

而今天我想谈的,其实是徕卡价值中的另一点:极简。

 

作为消费者,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“高端”消费级相机,每一部相机的功能都是五花八门,让人眼花缭乱。但是如果理性分析一下,真正能使用到的功能,可能20%都不到。而经常使用的功能,则怕是5%都不到。

 

但人性就是这样,明明知道不大用得着,偏偏总想着:“万一有一天需要呢?”。

 

这种求全、求多、求快的思想,一度让我患上了选择困难症。佳能好上手,但没有索尼的眼控对焦,索尼的视频不错,但是没有尼康的色彩控制,尼康的操作舒畅,但是没有富士的手动功能……

 

即便我终于选出一款“最优”的产品,在使用时我也一直在费神熟悉、在适应它的各种新奇功能,同时心里还惦记着它今年新出的升级产品又有了哪些新功能……

 

在无尽的横向比较和对某些亮眼功能的神往中,在对相机的各种使用诀窍的钻研中,我几乎忘掉了所有这一切的初衷是什么——不就是拍张照片吗?

 

这种烦躁和焦虑,最后被手头这款徕卡相机终结了。徕卡把大量的无用功能统统砍掉;把机身上的按钮减到最少;把各种自动控制,预设安排统统砍掉;甚至把徕卡自己的标志都从机身上移走了。

 

它明白无误地告诉我:啥都别惦记了,专心拍照!

 

放标志的地方,只有一颗不起眼的螺丝帽

 

突然间我发现,拿着这台相机,走在街上,我满脑子想的不再是我的相机,不再是怎样去控制相机。相反的,我开始忘掉相机,我开始寻找美好的场景,我开始关注拍摄的对象,开始寻找有趣的形状,光影,纹理……

 

我终于把所有的精力都专注到了本来最应该专注的地方:摄影本身。

 

这就是极简的美妙之处!

 

这还没完。作为数码相机,拍摄了彩色照片后,可以通过软件轻松转换为黑白照片。但为了追求极致的画质,徕卡把用于采集颜色信息的滤色器阵列和低通滤镜取消掉了。牺牲是巨大的:这个相机不能拍摄彩色照片。但换来效果也是显著的,相机不需要插值计算,单纯捕捉亮度信息,从而拥有了更高的锐度和暗部层次。

 

一台黑白相机,必然不是一个大众化的产品。但对于我来说,则合适得不得了:作为设计师,我经常拍摄建筑。黑白照片能更好地体现建筑的形体、光影和材质肌理;黑白照片在人像、风景、街拍等摄影中也有重要的地位,这同样是因为在去除了色彩对人的影响后,黑白照片的永恒感、对构图和光影的高度要求使得这些照片让人回味无穷。用它来记录生活,也别有一番味道。

 

的确,我发现这笨笨傻傻的相机,的确让我非常有拍摄的冲动,而且每次拍摄都让我有进步。因为它逼着我思考,它推动着我去发现。

 

 

若有所思的虾米

 

 

每次去我的一个工地,都要经过这组建筑。传统与现代,互为映衬

 

 

自娱自乐的小豆 

 

徕卡之所以能做到极致,也许正是因为它把极简做到了极致。

 

 

不管是产品设计、建筑设计还是人生安排,多点减法,也许才是王道。

 

(全文完)

图、文作者:郭抒 

可以进行署名转载

 


Copyright: 郭抒 

Powered by SGA Design www.sgadesign.com.au

 

版权 © 2023 郭抒。保留所有权利。未经书面许可,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,分发,公开显示,修改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文的信息和材料。违反者将承担法律责任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*为必填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