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

梵高是怎样炼成的(上:引子)

【本系列包括】

梵高是怎样炼成的(上:引子)你正在阅读本文

梵高是怎样炼成的(中:外因篇)

梵高是怎样炼成的(下:内因篇)


 

我站在一幅画的面前。周围有无数来看画展的人。在某一瞬间他们似乎都消失了,整个世界只剩下我和这幅画。

 

画的是河岸边再平常不过的一片草地,几棵小树歪歪斜斜地随意长着。透过树枝能看到一点干净的河面,还有不远处的一座拱桥,桥上似乎有个人影。遍地的野花和黄中带绿的树叶告诉你这是一个清爽的春日。

 

当然这些都是经过观察后看到的。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,在分辨出任何一样上面的东西之前,我看到的是无尽的绿与黄,中间隐约夹杂着一点粉红和蓝紫色。那绿与黄在画面里变化了几百种浓淡与强弱,形成了这柔和、舒适而又通透的春色。

 

第一眼看到的是无尽的春色

 

这轻松柔美的春色却偏偏是用厚重有力的笔触来表现的。那笔触大胆随性,张扬自在。但它们好像同时又被某种神秘力量统一起来、驱动起来了。每道笔触都和周围的笔触有着某种联系,并且形成了一股股新的力量。

 

这背后的神秘力量似乎就是风。无处不在的风,它让整个画面都舞动起来——每一片树叶,每一根小草,每一片花瓣——当然,粗糙的笔触让你根本分辨不出花瓣。但你就是知道:它们都在舞动!

 

风中摇曳的树枝

 

这舞动虽谈不上狂乱,却似乎永不停歇。风似乎要把树叶和花瓣带走,树枝和花枝却顽固地地把它们拉回来。当这简单的机械运动重复了千百次之后,当这单一的运动成为整个画面世界的共同动作之后,当树枝和草地改变了风的方向和力度,进而改变了它们自己下一轮的运动轨迹之后,一个真实而迷乱的世界呈现出来。

 

整个画面都在旋转!那有力的笔触,循着某种规律,好像不停地延伸开来,从画中辐射到了我的周围,把我笼罩起来,把我整个人拉了进去。我进入到了画中的世界。

 

那笔触的方向,似乎就是风的轨迹

 

在这个我从未去过,却又似曾相识的场景里,我依稀有了一丝孩童时期才有过的简单的愉快与满足。但很快我就被那种无孔不入的迷乱包裹起来,有点透不过气来。终于,透过舞动的树枝,我然看到那矗立不动的桥,还有那桥上少妇的剪影。眼前的河岸越是迷乱,远处的桥越是岿然不动。我感觉我的心似乎被敲了一下。埋藏在记忆深处的某种情感被唤醒了。但那种情感是那样的模糊和遥不可及,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酸楚。

 

 

在外人看来这就是典型的无病呻吟吧?但此时的我明白,我被这幅画打动了。

 

写下上面这段文字时,距离我站在这画前,已经过去了2年半的时间。但当时观画带来的震撼却没有一点削减。2年半前,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举办了一次梵高的画展。美术馆从世界各地多个美术馆租借了一批梵高的画作,举行了这次名为《梵高与四季》的画展。我一共去看了3次。其中有一次是带着全家一起去的。当时排了很长的队,为了保证能看上,还临时买了美术馆的家庭年票,以便能以VIP身份跳过排队。

 

看完画展,我陆陆续续找来了梵高的传记、书信集、电影等资料,一一阅读、观看。看完之后,我不禁想试着回顾一下,梵高是怎样炼成的?

 

《春日河畔》 又名《塞纳河畔和克利希桥

1887年,藏于达拉斯艺术博物馆

 

(本篇完)

请点击阅读:
梵高是怎样炼成的(中:外因篇)


 

 


Copyright: 郭抒 

Powered by SGA Design www.sgadesign.com.au

 

版权 © 2023 郭抒。保留所有权利。未经书面许可,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,分发,公开显示,修改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文的信息和材料。违反者将承担法律责任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*为必填项